此轮H股融资之前,三家工程机械企业都已通过定向增发融资。
三一重工2007年和2009年两次增发,将包括旋挖钻机和挖掘机在内的工程机械资产,悉数装入上市公司;徐工机械也通过两次增发,将起重机械等优质资产注入;中联重科则于2010年完成2.98亿股定向增发,募资55.7亿元,投向中大型挖掘机产业升级和大吨位起重机产业化等11个项目。
工程机械三巨头大举增发背后,是各方对行业前景的看好。
“中国2009年城市化率仅46.6%,而日本城市化率由45%发展到66.3%的过程中,孕育了小松等世界工程机械巨头,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保障性住房、高铁等产业的发展,至少可以保证工程机械行业未来10年的高速发展,基本不受周期性影响。”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这样描述国内工程机械的成长空间。
东方证券报告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障性住房、高铁、水利建设年均投资分别达8000亿元、7000亿元和2000亿元,可大幅带动混凝土机械、土方机械等工程机械品类的发展。
与国内市场空间比较,工程机械海外市场空间更广阔。邱世梁透露,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容量占全球的比例为1/3,海外市场则达2/3,要成就一流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随着国际工程机械市场复苏,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可望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最好水平。”国金证券研究员董亚光表示,未来如果大多数海外发展中国家走中国式经济发展道路,海外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正因如此,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接踵而至。2010年4月,三一重工率先启动H股上市计划,计划发行不超过2.82亿股H股,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的15%,公司希望通过H股上市募资100亿港元。以其增发扩股后50.62亿股总股本计算,最多可发行8.93亿股,比照公司目前A股股价,融资额过100亿毫无悬念。
但三一的H股塔吊租赁融资步伐,终被同城对手中联抢占先机。2010年12月23日,中联在香港联交所以每股14.98港元发行8.7亿股,募资130.33亿港元。加上超额配售权募资的19.48亿港元,募资总额预计近150亿港元。
基于对中联重科实力和工程机械前景的看好,国际资本热捧其H股,除公开发售超额认购达7.17倍,创下“2010年在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之最”外,中联H股上市不足10个交易日涨幅超20%。
而同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徐工机械也不甘落后,今年1月5日公告H股上市计划,同时祭出高送转方案为其保驾护航。
三家公司已披露的H股发行信息中,募投项目都涉及海外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其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雄心,不言而喻。 装备制造业是各行业产品的基础工业,新一代的机电产品需要新一代的装备和流水线才能完成。我国的汽车、高铁动车、飞机、芯片等的生产流水线大都依赖进口,有的还是已淘汰的二手装备,由此造成产品也会落后2—3代。在一定意义上说,工业产品的落后源于生产装备的落后,发达国家也不会把最先进的装备卖给中国。根据他们的国家政策,只能转让和出售已解密的10年前的技术和相应的装备,或者供应密封的核心部件,还要加付专利费。因此,我们的唯一出路是在仿制基础上加强自主研发,建设真正自主的装备制造业,为各行各业提供新一代的先进装备。对于桥梁行业来说,各家重工企业一定要努力克服瓶颈,为施工企业提供高性能、耐久的各类大型施工机械以及各类预制构件,在工地上进行整体安装,尽量减少对人工的依赖,用先进装备保证桥梁的质量,安全施工和耐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