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筑业改革催生了建设机械的社会化租赁,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改制、剥离更加速了建设机械租赁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实行内部租赁(实际是单机核算、有偿使用),到90年代建设机械租赁被社会普遍认同,各种所有制的租赁企业相继诞生,到本世纪初,建设机械租赁市场基本形成,建设机械租赁行业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随着建设机械租赁企业的增加,以及建设机械租赁经营的多元化,租赁企业间利益空间相对减少,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生存,各种形式的租赁企业挤在一起争夺有限的租赁市场空间,有些企业操起价格的利刃,不惜血本冲入租赁市场。这种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恶性竞争,破坏了市场规则,阻碍着行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 为了发展,有些企业在本区域扩大市场的同时,意欲向周边乃至全国租赁市场拓展,但苦于没有合法的“入场券”,指望政府对租赁市场设置“准入”门槛,实施资质管理,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未来租赁企业发展靠什么呢?纵观任何一个国际知名品牌: “可口可乐”风靡全球且数十年不衰,“麦当劳”店在全世界各大城市抬头可见,“海尔”产品短短十几年国内就家喻户晓并逐渐打开国际市场……。事实告诉我们:品牌的打造和传播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建设机械租赁企业也不例外,未来的建设机械租赁将由地域竞争发展为跨地域、乃至全国性的竞争,只有拥有品牌知名度的建设机械租赁企业才能实现跨地区发展,而没有品牌的建设机械租赁企业将会付出高昂的“入场费”,还会面临生死存亡的压力。近几年来,一些租赁企业已意识到这一点,着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已小有名气。建设机械租赁将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为满足整个建设机械租赁市场规范发展的要求,满足租赁企业在建设机械租赁市场中争创品牌的现实需要,鼓励租赁企业做大、做强,中国建筑业协会机械管理与租赁分会作为建设机械租赁行业协会,明年将继续围绕促进建设机械租赁行业发展,开展“打造租赁品牌”活动,采取市场评价企业能力的办法,推出一批有实力、管理先进、服务到位、市场认可的租赁企业,一方面提高租赁企业创品牌的积极性和社会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为施工总承包和业主挑选合作伙伴起到市场导向作用。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要想在设备租赁行业里创品牌,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声誉,其实就是首先保证建设机械不出安全事故,其次要保证建设机械正常运行不耽误工期,让使用设备的客户永远放心、踏实。 北京的建设机械租赁市场由全国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市场最繁荣的牛市跌落到需求量锐减、市场萧条、竞争残酷的熊市,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在这个竞争最残酷的阶段,通过重组洗牌将会形成一些规模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地域性广、具有较强的专业保障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品牌租赁公司。真正懂得建设机械租赁行业的规律、真正理解租赁行业管理之道、真正献身建设机械行业发展的公司将会在以后五年、十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建设机械租赁行业的中坚力量。建设机械行业租赁市场将步入一个稳定发展的品牌时期。 对于塔机租赁行业来说,目前仍面临着许多客观的生存环境困难,比如租赁资金拖欠就是难以解决的老生常谈,另外,各地方对塔机租赁业是按照服务业征收5%营业税,而塔机租赁是针对设备进行一种分包性质的施工,它包括各种项目的工程作业,应该按照施工征收3%的营业税。自从监察条例颁布后,明确界定起重设备归口建设部,但没有出台相应的执行法律条文,现在都没有部门承担办理司机的操作许可证的职责,只能沿用老的操作许可证。 袁正: 设备租赁企业的品牌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企业的基础工作夯实之后,自然打造出来的。作为一家品牌租赁企业,企业不仅应该有坚实的基础和出众的实力,还应该有能力为社会公众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良好、健康的理念。商业社会中有三个层次的人:生意人,左手进、右手出,仅仅为利益而生存;商人,懂得投入和产出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商业原则,明白经商和做人的关联道理;最高层次的是企业家,他们经营的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具有明确的企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建立组织,确立了组织原则并建立了组织结构,运作企业过程中树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真正的“企业”,才会有真正的品牌。 塔吊租赁发展包含三个阶段:拆借租赁阶段;专业化服务阶段(不仅设备提供价值,管理和服务同样向用户提供价值);资本运营阶段。当今的建设机械租赁正经历着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迈进的过程,在这个时期,租赁企业只有以良好的管理为基础,才能够取得品牌效应,才能够有可能通过融资租赁和企业并购获得飞速发展。 目前,塔吊租赁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还比较多,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过程虽有所动作,但进展缓慢。比如,广东省规定,具有一级塔吊拆装资质的企业(能够拆装125tm以上的塔吊)需要有15个工程技术人员,而注册资金却仅仅有200万(注册资金200万根本不够赔偿大型塔吊拆装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失,更别说是人身赔偿)。满足这一要求,具有一级拆装资质的企业在广州只有两家(中建三局和中建四局),如果全广州市600多台125tm以上级别的塔吊都包给他们两家安装,每台塔机安装一次,有的塔机要等三年才轮得到。这就造就了塔吊拆装市场的证书时代,有能力实施大塔吊拆装的企业往往没有资质证书,要通过挂靠等非正常手段拆装塔吊。原本没有技术实力作为保证的非正规拆装个人也通过挂靠手段低价格获得拆装项目,这又为塔吊拆装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
各重点工程向大型化发展,所需构件和配套设备重量不断增加,对超大型起重设备的需求日趋增长。1992年200t以上伸缩臂式起重机的世界销量为90台,到1997年增至130台。德国厂商在起重机大型化发展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世界市场150y以上的大吨位起重机多数是由利渤海尔和德马泰克公司提供的。利渤海尔LTM1800型是目前世界最大AT产品,起重量800t,安装朝装之后型号变更为LTM1000t。该机售价为540万德国马克。上述三种机型在行驶状态需拆下吊臂等装置分别进行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