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租赁资讯 作为“新区建设主力军”,滨海建投在“十大战役”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中心渔港“滨海鲤鱼门”、响螺湾海河开启桥完工通车;塘汉快速路、海滨大道北段二期等年内将提前交竣……
经过两年多快速发展,滨海建投注册资本金已经从成立伊始的1亿元发展到如今的300亿元;到今年上半年,集团资产总额增加到1081亿元,年内力争达到1500亿元
大道如练,长桥卧波;一个个机声轰鸣、塔吊密布的建设工地上,日月参商,不舍昼夜——滨海新区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发展奇迹撼人心魄。作为新区建设的参与者,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正以实际行动投身滨海开发,在见证历史的同时书写传奇。
今年6月12日,经过150多天紧张奋战,中心渔港“滨海鲤鱼门”以巍峨的姿态惊艳亮相,成为矗立天津海滨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每日引来滚滚车流,八方来客,创造了滨海新区工程建设的又一奇迹。
“七一”前,滨海新区响螺湾海河开启桥完工通车,雄伟主跨开承转合间,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瞬时天堑变通途,海河东西两岸居民从此不必每日辗转迂回……
这些,只是被誉为“新区建设主力军”的滨海建投集团于近日献给新区人民的两份厚礼。年内,该集团塘汉快速路、海滨大道北段二期及跨永定新河大桥等一批路桥项目将提前交竣,滨海欣嘉园限价房项目开工当年即将开盘,汉沽垃圾焚烧发电厂也会在年底前投入运营。与此同时,北方首座沉管式隧道——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本市迄今最大深基坑工程——于家堡枢纽站综合市政配套工程都在紧张建设中,中心渔港、南港轻纺工业园、北塘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区“十大战役”项目都在快速推进。塔吊租赁资讯
一项项急难险重的任务,都放心地交给建投集团来承建,不但表明新区区委和区政府对建投集团的信任,也充分证明该集团具备了打硬仗、打攻坚战的能力和水平,新区建设主力军和排头兵的地位日益彰显。
据悉,经过两年多快速发展,注册资本金已经从成立伊始的1亿元发展到如今的300亿元,近期还有增资计划;到今年上半年,集团资产总额已增加到1081亿元,年内力争达到15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增长速度在全国城投类企业中也属较快的。
搞建设,需要巨额资金作为支撑。钱从哪来,这些钱怎么还上?带着一连串问号,记者走进“十大战役”现场,走进新区2270平方公里上星罗棋布的建设项目,走近建投集团,试图找到这个迅速崛起的大型城投类国企的成长秘笈。
铆定借用管还长效发展机制,方案及管理办法瓜熟蒂落,为集团可持续发展和融资造血奠定坚实基矗
自2008年初成立以来,滨海建投集团利用自身有限资源,通过深挖潜力、艰苦创业,最大限度放大了政府投入建设资金的效能,充分发挥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但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载体功能急需提升,基础设施体系急需完善,巨大资金投入,需要集团总资产具有一定规模,并有一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资产收益作支撑。尽快建立“借”得来、“用”得好、“管”得注“还”得起的借用管还良性循环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成立不久的新区政府有关领导的共识。
年初以来,顺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集团发展的迫切需要,借助滨海新区政府成立的有利时机,在新区领导直接指挥参与下,建投集团与新区财政、土地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借用管还”机制方案起草小组,呕心沥血,群策群力,数易其稿,经过80多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工作,6月初,《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借用管还”方案》及《管理办法》终于经过新区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正式下发施行。方案和管理办法对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受区政府委托组织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和偿还作出规范。塔吊租赁资讯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办法,可以说,它的出台是顺应新区建设需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必然产物,是各方面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建投集团两年多来发展历程中摸索总结的成果。其实,早在方案形成前,建投集团在工作中就一直注重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在工程建设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牢固树立平衡意识,不算小账,而是算综合账、动态账、长远账,发挥启动器作用,加快资本流转速度,只要对新区经济发展有利就舍得投入。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的下发,将使这一机制更完善,更加制度化,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更强。
作为全国城投类企业率先拿出的一个比较完善的“借用管还”方案,这一方案在酝酿过程中就备受关注,得到了天津有关市领导的高度肯定。该方案和办法的出台,为建投集团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针对集团在建设过程中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债务偿还以及风险防范等相关环节,明确了偿债来源,为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长效补偿机制,进一步提升了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融资能力,为集团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保证。
根据这一方案,凡是建投集团所承建的新项目,都要预先做好资金平衡方案,合理确定融资规模,明确还款来源,实现项目自身平衡和动态平衡。政府委托建投集团实施的道路桥梁、公用设施、公共绿地等非经营性项目,经区政府批准后,采取资本金注入、配置资源、政府采购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使非经营性项目成为经营性项目。同时,通过政府资源配置,加大优质资源整合注入,扩大建投集团资产规模,增加经营性现金流,提升集团直接融资能力,拓宽了后续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并以契约的形式固化了投资,以市场机制取代了政府直接委托建设投资。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借、用、管、还”过程中,本来政府是“借”和“还”,企业是“用”和“管”,这个方案与办法的出台,把政府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防范风险在前,借之前先考虑怎么还,把国家最为担心的问题提前化解,既干了大事,也算了资金平衡账,还兼顾了动态平衡、积极平衡。为此,建投集团在“用”和“管”上下足了功夫,下大力量抓内部管理建设,一是建立制度约束,严格工程招投标程序。二是努力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减少人员成本,保持精干团队,把资金用在工程建设的“刀刃”上。四是千方百计降低施工成本,优化工程设计,累计节省一百多亿元建设资金。五是狠抓质量安全,杜绝浪费和重复施工。六是普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建设效率,创新科技成果。“保质量一丝不苟,抓安全寸步不让,抢进度分秒必争,控投资精打细算”的理念,在建投集团每家子公司、每一个项目上都得到充分体现和严格执行,这也是一个个工程项目缔造“第一”的坚固基石。
要算大账,算经济效益账,更要算社会效益账——这是建投集团在发展中一直秉持的原则和理念。建投集团从事的基础建设先期投入巨大,建设和资金回收周期长,但是路桥建设带来的衍生效益是无法估量的,随着城市载体功能的提升,物流快了,经济成本低了,环境好了,投资客商来了,区域繁荣了,这就是“大账”,是发展的硬道理,是企业存续发展的根基和命脉——这也从更高层面诠释了“借用管还”的深刻内涵。
如今,“借用管还”方案已经成为建投集团经营发展的“白皮书”,成为集团各业务部门和各子公司的案头常备文件,它将在建投集团未来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长期发挥重要作用。但管理办法和方案仍需不断动态调整和深化、完善、补充,仅希望为兄弟城投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参考。
成功晋升3A,使滨海建投集团成功跻身一流资信等级企业,融资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未来发展如虎添翼。塔吊租赁资讯
今年5月17日,经国内权威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公司评定,建投集团主体信用等级由AA+提升至AAA,成为全国第四家AAA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主体,也是本市第三家拥有3A资信等级的企业。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背景,建投集团拥有的强有力的政府支持、良好的产业政策、持续发展能力等优势,实践中形成的良好资金平衡机制,在资本市场业已树立的良好形象,为集团此次评级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成功晋级3A,为全面推进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融资,提高集团直接融资能力,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融资,有效控制融资成本,更好发挥集团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作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打铁还要自身硬。”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合理调度资金,严格控制财务成本,建投集团坚持适度超前融资节奏,实施多元融资策略,既有效降低了资金成本,同时保证了新开工大项目的资金需求。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仍然存在,融资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滨海建投集团未雨绸缪,提前积极应对,在借用管还机制落实和挺进信用AAA级企业上,再一次抢得了先机。
目前,集团资本金和储备资金充裕,资产规模迅速壮大,资产结构日益优化,经营性项目不断增多,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以晋级最高企业信用等级为契机,建投集团正积极推进企业债、中期票据、融资租赁、上市等各项直接融资工作,同时大力推进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融资,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全力投身滨海新区“十大战役”建设的滨海建设主力军,通过提升完善自身造血机能,不但为一个个大项目的开工实施积累了丰裕的资金储备,使集团自身的发展壮大如虎添翼,进而保证了滨海新区未来三至五年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落实。
据悉,建投集团近期又将启动西外环高速、轨道交通、海滨大道绿化、新港四号路下穿地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构筑中长期发展战略,增加优质资源储备,不断拓展经营服务领域。
凭借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在新区区委、区政府和各部门持续支持下,建投集团经过两年多快速发展,资产总额已增加到1081亿元,年内力争达到1500亿元;净资产达到505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53%。在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土地上,建投集团承建的项目北到汉沽,南到大港,遍布新区。目前,该集团在建工程标段达120个,到年底将达到180个,已经拓展到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环保产业、区域开发四大主营业务板块。建投集团的超常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了滨海速度,体现了滨海水平,也体现了滨海效益。
资产规模的壮大和资产结构的优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面对日渐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滨海建投的领导者居安思危,始终带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紧迫感,不断强化质量安全意识、经济效益意识和防控资金风险意识,提出要树立长远发展思维,打造航母级大型投资集团,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
为了实现集团的长远发展,他们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研究分析,充分吸收外部咨询机构建设性意见,编制了集团三年发展规划。依照建投集团制订的三年发展战略,集团全力推进土地储备资源工作,完成了集团土地资源的统计工作,获得了黄港地区、北塘地区、南港轻纺城、中心渔港海域休闲区、滨海商务文化中心等多处可开发土地。
除增加土地资源储备外,建投集团还通过对现有经营性资源进行分类梳理,摸清了资源底数,在此基础上为旗下现有8家子公司下达了招商和经营指标。同时,该集团认真研究国务院不久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按照非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的分类,分别比照研究,对照“借用管还”的要求,制订不同的偿债模式和融资策略,抓住有利契机整合集团优质资源,调整资产结构和融资结构,促进集团做大做强。
从建投集团获悉,上半年该集团高标准地完成了预定建设投资任务,累计完成投资100.5亿元,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投资任务过半的目标。目前,建投集团正积极谋划部署下半年建设任务的落实,全面推进“十大战役”的项目实施,加快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发挥好新区建设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努力为新区开发开放贡献更大力量。塔吊租赁资讯
|